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學習感恩與實踐98.12.31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學習感恩與實踐98.12.31『感恩』:我們要用一生來理解的一句話。
今年的歲末感恩活動決定把“學習感恩與實踐”作為主題。因為越來越覺得『感恩』是建構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們之所以需要感恩,是因為我們都曾經弱小。
當我們還是嬰兒時,是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撐起了我們一生的希望和
理想;當我們青澀的從校門、教室門走進去時,是老師用汗水和心血,給予了我們知識和力量,讓我們逐漸成熟。
我們之所以需要感恩,是因為我們都曾經有過無奈、困惑和徬徨。
當我們困惑、迷惘時,是那些至今還記得或早已忘記的人給與的幫助,使我們在跌跌撞撞的征途上,明確了人生的路標,讓我們在人生贏得輝煌。
我們之所以需要感恩,是因為我們已經強壯。
我們不應忘記至今依然守巢的父母、老師和那些淡如水而又恩重如山的扶助
過我們的人,我們要感恩這一切……,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像他們那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首部曲:從「剪蛹的人」談起
有一個人撿到一個蝴蝶蛹。幾天後,他發現蛹出現了一個小孔,就開始觀察它。見到裡面的蝴蝶用細小的身體掙扎著想從小孔出來,過了很久蝴蝶仍舊無法
出來。於是找來一支剪刀將蛹的小洞剪開,蝴蝶就這樣出來了。 但是這隻蝴蝶出來以後,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只能托著肥腫的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著走,永遠也無法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著從蛹的小孔出來,經過這個過程,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讓翅膀堅強。
生命裡的掙扎是必需的;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正是為了預備將來飛行所需要的裝備與鍛鍊。
迴旋曲:誰是聖誕老公公?
一本發人深省的繪本「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故事內容:聖誕節快到了,雖然爸爸、媽媽、哥哥、姊姊都費盡心力、努力將家裡佈置完成,來迎接聖誕節。一切似乎和往常的平安夜一樣。但是由於爸爸找不到工作,爸爸、媽媽知道今年
聖誕老公公不會來了。
小熊從爸、媽的表情裡知道並感受到生活的壓力,於是小熊決定自己想辦法給大家找禮物。聖誕節當天哥哥得到補好破洞的風箏、姊姊得到留在公園忘了帶回家的傘、媽媽得到一顆一直找不到的鈕釦、爸爸得到被風吹走的帽子,小熊的
禮物盒則裝著他最喜歡的棒球手套。每個人都得到一份自己最期待的禮物。
或許,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好好想一想:什麼是禮物?誰是送禮物的人?誰又是聖誕老公公?

主旋律:我們的故事

在一年即將要結束的歲末時刻,讓全校學生有感恩他人的機會,並從中學習
將愛與感謝表達出來,是今年我們想要做的,於是展開了我們的感恩系列活動。
首先,我們利用週五愛心家長說故事的機會,引導孩子思考誰是聖誕老公公?也請愛媽藉由說故事的機會,對於「禮物」給予更適切的詮釋:從生命中美好的人、事、物做延伸,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去感受、去想平日自己曾經或是一直接受誰的幫助?有哪些人、事、物、大自然、宇宙;從小地方、小事情、身邊的人事、物,引申到社會的人、事、物,期待孩子在感恩的季節裡觀照自我,靜心省思日常生活中的點滴。
其次請老師在課程中引導孩子對爸爸、媽媽、家人、同學與老師們說出感恩的話或做出感恩的行動,從行動中省思、體會爸爸媽媽真偉大、感謝老師的辛苦、感恩自己與同學有緣相會在大橋、更感謝社會上人士如愛媽、警察、清道夫等讓
世界因為有你而美好。
最後在活動當日將這一段日子以來進行的體驗省思與實踐等活動,以卡片寫出來掛在聖誕樹上;在錄影機前說出來分享給全校的師生家長;或當天直接對著想要感謝的人說出感謝的話……,完成闖關活動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份最特別的禮
物,那是一條時時可以擦拭汗水、清潔環境的布巾,讓每個孩子過一個不一樣的聖誕節。

變奏曲:結實纍纍
這幾年經常會發現上了國中的孩子回到學校找老師,或許寫一張卡片、或許用個小袋子裝幾顆糖果、也有學校的校長老師帶著孩子回來……,方式也許不同感恩的心意卻一樣滿滿。
前年有一個國二的小女生買了一個書袋回來送給我,覺得有些訝異也深受感動,問她為什麼會想要買個書袋,她告訴我說常常看我背著許多書,所以趁著教師節買書袋送我。我一直好好的收藏著袋子,至今仍捨不得用,想想這孩子就如繪本中的小熊般細心與用心,每年歲末我會再用一個新的紙袋仔細將書袋包好,細細回想起過去與孩子的點點滴滴。
前日去參加以前服務學校的『忘年會』,遇見一位畢業至今已超過47年的畢業生回到學校,這位熱心公益、事業有成的人,心中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小學時的老師,他回憶起印象中的老師好高好帥,也想起小學時的種種……當師生兩見面的那一刻,我不禁雙眼濕潤。
回想80週年校慶時,許多校友回娘家,其中一位校友一再的談起自己小學時家境清寒,老師每天中午煮一碗麵給他吃,他一直覺得就是這一碗麵成就了他未來的事業,也讓他學習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未央曲:感恩與回饋
在教養孩子時,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如果老天允許我們的孩子順利地過一生,孩子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也不會成長。孩子只有一個童年,生命裡面的掙扎是必需有的,期許自己不要做剪蛹的人。 到底什麼是禮物呢?在現在普遍物質富裕的生活下,一般小孩對聖誕節最直接想到的是父母會買禮物給他,卻不了解這個節日真正的意義是傳遞『愛與溫暖』,而這溫度不一定要用"買"這個動作來表現,也許像繪本中小熊為家人所做的事。例如:讓東西失而復得是一份溫馨的禮物;而小熊的細心觀察和用心,也是帶給家人快樂的最佳禮物;又或許家人彼此的關懷和體貼才是最好的禮物,因此今年的歲末感恩活動,讓我們一起給孩子一份不同的禮物吧!

令人激賞的教學參訪-香港林拔中紀念學校蒞校交流有感

令人激賞的教學參訪-香港林拔中紀念學校蒞校交流有感
用腳走路的人,才知道走路的感動!
自1996年以來無論是赴日參訪個別化個性化的開放教育,或是美國教育參訪、新加坡、香港等教育參觀互訪活動,所有參訪團的團員都卯足心力認真參訪學習,其目的都在於擴展國際觀,涵養放眼天下之胸襟;擴展教師教學視野、提升教學品質;以及促進學校行銷等,其中近日由魯淑貞校長及教師等25位香港
林拔中紀念學校教師參訪團蒞校參訪的活動卻是最令我讚佩與激賞的。
這真是個特別的學校,因為他們擁有真誠特別的領導者。在有限的半天參訪行程中,除了短短的相見歡(雙方互相認識),接著安排本校特色介紹: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實施歷程與展望,接下來兩節課的時間,都是安排觀課(教學觀察),一節由香港林拔中紀念學校教師進行教學;另一節由本校教師進行教學,最後分別就教學觀察提出檢討與分享。
教育是人協助人成長改變的歷程。教育領導者對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看法或想法,通常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此次來參訪的魯校長不但安排學校教師進行教學,自己更參與其中-與該校教師協同教學。個人以為教師專業能力的養成是不斷累進而成的;教師專業能力的維持是需要品管的;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更是需要自動自發的,教育領導者(校長)身先士卒,會影響他們在「助人成長改變」時營造彼此信任關係、促進教師相互學習、發展教師教學潛能,以促進教師達到和合境界。我相信ㄧ個人要獲得尊敬,重要的不是站位置的角度,而是思考事物的廣度。

我的福氣,又做對了一件事
這次活動聯繫時,教務主任劉主任曾提出必須有人願意進行教學給參訪學校教師觀摩,才能促成交流活動,於是我就自告奮勇的做了一次台語課教學。教學其實是我一直以來最有興趣的事,選擇自己的路,全力以赴,因此也一直樂在其中。一方面忠於自己的感覺,享受教學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藉此機會珍惜互相學習的機會。
綜合討論時,許多老師提出一些回饋與看法,讓我有機會再次省思自己的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連結,更覺得在教育領域上必須帶著關懷的心與敏銳的觀察力,時時自我要求,教學才能有所成就。

回歸初心,一切都是真心的呈現
許多事情的本質必求「互動」,必須「投資」,更須「綿延流長」。
學術、教育、文化等交流也是如此,這都具有深遠效益,卻也是最需要長期灌溉的永續發展工作;尤其「教育交流」,涵蓋「人與人」、「知識與知識」、「技術與技術」等諸層面交流,必須長期經營,持續接觸,不是一次對話或一個活動就可竟其功的,教育工作與教育交流的價值真正發揮,也許是在5年、10年以後,甚至於在不可知的未來!

遇到特別的新小孩 98.12.20

遇到特別的新小孩 98.12.20

來自宇宙的新小孩他們帶來改變世界的訊息我們該如何接待他們?
這些孩童就在這裡、就在當下,
而且還有更多的孩童正在來此的途中!
我們準備好要關注他們了嗎?
(摘錄自來自宇宙的新小孩)
初次遇到新小孩
學校裡有一些很特別的孩子,他們可能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妥瑞症」、「亞斯伯格症」…,他們整天動來動去、突然在尖叫狂吼、無法配合上課,也永遠寫不完功課,更經常做出一些令人無法了解的行為,但從不曾遇見像這一位新轉來的新小孩一般。
第一次遇見這位新小孩是音樂課時四處走動,老師與輔導室連絡後讓他到輔導室,剛進輔導室,這孩子對許多東西都極感興趣,告知上課應有的規則後,倒也就安靜的坐著直到下課。
再次相遇是午餐時間這孩子將同學鎖在後走廊,後來又在午休時間老師如廁時跑出教室,老師通報協尋後,在活動中心發現他手持長棍對同學揮舞,與孩子晤談後,詢問何以任意離開教室,回答說:為了避免干擾同學。……
發掘認識新小孩
對於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輔導,學校一直與基金會合作,並固定會有醫師前來諮詢協助,每天晨間並指導家長進行感覺知動訓練,成效頗佳。因此請醫師進行診斷諮詢後,建議每天進行推球、手走路等訓練課程。然而孩子在人群中經常焦躁不安,在還不是很清楚這個孩子確實的問題之前,決定讓孩子每天早晨到輔導室進行個別化知動訓練課程。
三個多月來,每天早晨老師與輔導室必須天天打電話並等待、要求家長準時帶孩子來到學校,這變成了我們每天的例行事務,但是我們卻也始終相信-沒有人不渴望成功的喜悅,儘管它必須歷經重重的挑戰。慢慢地發現孩子稍能在自然課參與了,資源班的課程也漸漸步入軌道,也會將輔導室旁邊書架上的書借回家看,偶而也從孩子不敢對焦的眼神中,看到一絲絲的快樂、愉悅的心情。然而,不可否認的,成功的機會似乎並不多,尤其是對於前兩年在他校幾乎不曾好好學習(幾乎有三分之ㄧ時間未到校)的這個特別的孩子。
接納新小孩-肯定老師的付出
孩子的學習歷程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負擔越來越重,挫敗率也會越來越高,尤其對於明顯缺少繼續努力動力的孩子,老師的教學努力與期許更是辛苦。每位為人師者都希望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能成功,但成功卻未必能隨時獲得。
。所以,當孩子的學習離成功尚有段距離時,除了給予孩子關懷,更要給努力付出的老師們激勵的擁抱,讓「相信你已經盡力了」的溫馨話語,注入孩子老師們的心中。總有一天,成功的喜悅終究會掛在大家的臉上。

日本歌謠之夜與快樂製造機 98.11.09




日本歌謠之夜與快樂製造機 98.11.09
國家音樂廳於11月初世界之窗日本系列中,規劃了時光之旅的日本歌謠之夜,我看了其中的曲目,選定了11月5日當天,預購了3張音樂會的票,帶著將近90歲的婆婆前往觀賞。
進入會場全場滿座,放眼望去平均年齡至少有75~80歲以上,偶而中間穿插一兩位約莫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等待節目開始時,婆婆與鄰座的幾位老婆婆相互寒喧,有來自高雄的,也有來自嘉義的、基隆的……
當燈光暗下來時,時光的留聲機,也播送起記憶難忘的旋律,從江戶時期到日本近代,走過四百年歷史,音樂廳開始流洩出音樂,讓滿座的老人們重溫日據時代生命裡伴隨自己成長的經典歌謠。從日本古謠さくら さくら到明治時期的椰子の実,接著是最經典的荒城の月,來到大正時期的故鄉與夕焼け小焼け,不論是農耕以及哄小孩時所唱的歌曲,或是以流行歌為基礎的新民謠,每一首歌均喚起這一群來自不同地方老人們的記憶與共鳴,大家如痴如醉,令我感動莫名。
中場休息時大家紛紛聊了起來,原來座位中穿插的與自己年齡相仿者多是老先生老太太的兒子或女兒,許多人特地回家鄉帶自己的父母前來欣賞日本歌謠,婆婆很開心的告訴左側的老夫婦說自己是媳婦邀請並開車載她來欣賞的,看得出眼神中充滿著喜悅與驕傲。
從昭和的夏の思い出到現在平成年間的涙そうそう與千の風になって,音樂會也終於進入了尾聲,沒想到這一群80歲以上的老人熱情一點也不輸年輕人,安可聲不斷,讓指揮的服部洋一先生不得以連續安可曲唱了三首之多,大家也邊拍著手跟著大聲的唱了起來,在青色山脈高昂的合唱曲聲中,給大家一整晚跨越時空的美好感受。 回家的路上,我嘴角掛著微笑,哼著歌。我深深感受到歌謠真是「快樂製造機」;而當我們決心要當個「快樂製造機」時,更是會感染對方,形成一個良性的影響,讓更多週遭的人像我們一樣,成為「快樂製造機」。

似傻非傻-傻瓜村觀後的省思 98.08.02



似傻非傻-傻瓜村觀後的省思 98.08.02
前日與家人一起到國家戲劇院觀賞戲劇-傻瓜村,看的過程一直深受衝擊。
故事敘述一個老師馬正賢帶著一只舊皮箱, 受聘到東番村當全職的校長並教導村中醫生19歲的女兒宛彤,然而才一踏進東番村,就接二連三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馬老師被這些人的行為與不合邏輯的奇怪對話弄得不知所措,原來這個村莊被施以咒語成了傻瓜村。他懷抱著教育的熱忱,想幫村民破除魔咒,卻在過程中帶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對話。
例如:醫生娘:「問題就是問題?!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問題,為什麼
一定要給答案呢?!」
還有一段很經典的是馬老師在教宛彤時一直被宛彤問問題所打斷更是發人深省。馬老師:「你必須停止再問我問題,我沒有時間了……」宛 彤:「那我要怎麼學習呢?」
馬老師:「你必須回答我問妳的問題,而不是妳要我回答的!」
宛 彤:「那我只能學到你要我知道的,為什麼我不能學我想知道的?!」
馬老師:「因為你想要知道的東西是沒有實用價值的,我要教給你的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有用的知識……」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在課堂中,老師要教給孩子的究竟是孩子想知道探究的?或是大人世界中所認為有用的實用的知識?
當劇中的馬老師因為恐懼遭受詛咒,而想努力教育宛彤時,其中所表達出來的焦躁與不安…… 讓傻瓜村的宛彤不經意的引出了背後的真意。 宛 彤:「你跟我生氣了!如果受教育是會讓你生氣的話,這有什麼意義?當你沒有問我這些問題的時候,你說的話都那麼有趣,這就是成為聰明的人會變成的樣子嗎?」
從小到大我們的身旁總是圍繞著許多所謂的聰明人,這些人有著世俗眼光中的成功,自然獲得大家的羨慕與認同。這其中有多少人經常用自以為是的語氣,想去強壓過別人?而多少孩子卻只能默默的接受?直到無法忍受為止……
最後,傻瓜村的人都變聰明了,不僅沒有了傻瓜,但也失去了因為傻而展現的純真。
看到這裡我再也笑不出來,驚覺到我們是不是都曾經在相同的情景下,犯下過相同的錯誤?!